君临天下
冥君:忘川之主,历史的观察者与协调者。
嬴政:秦始皇,平定六国,建立秦朝,首位称“皇帝”者。
韩非:战国法家集大成者,著《韩非子》,韩国公子
高渐离:战国音乐家,荆轲挚友,刺秦失败后被杀。
秦兵、宦官、官吏: 嬴政的臣属。
第一幕
地点:川上居
人物:冥君、赢政、韩非
【台中置一案三席,案上置酒壶。灯光起时,嬴政展卷《韩非子》,韩非捧读秦简对坐,冥君自台左上。】
冥君:(笑着打招呼)呵,难得见始皇陛下与韩非先生在此对坐。
韩非:(搁书提酒壶)冥王来得正好!此酒乃吾托阴差从酆都辗转捎来,尝尝?
冥君:(接过酒杯,一口饮下)多谢韩非先生。好酒!对了,敢问二位在览何书?
嬴政:(合书笑道)朕正在温习韩非先生所著的《五蠹》《孤愤》。
韩非:(举简示意)吾对秦法好奇,于川上居抄录秦简,正欲与陛下论道。论——法家精髓为何?
嬴政:(哂笑)在法、术、势。法束百姓,术制臣下,然无“势”,法术皆空。
韩非:(正色)陛下知其一,未知其二。法家终极,在立可传承之完美制度——无论谁为君,皆可治国。(叹)然秦二世而亡,此真为法家之果?
嬴政:(拍案而起)先生以为,朕只留下国土?设郡县、定秦律,此制开千年之基!千古以来,几国如大秦般受万邦瞩目?
韩非:(摇头)他们拜的是陛下之权。若读后世诗文便知……
嬴政:(负手而立,声如金石)腐儒以笔舌论政,岂知朕登高所见?安敢评朕之功!(拂袖从台右下)
韩非:(欲追)陛下,酒还未饮——这……(无奈一叹)唉!陛下终究是——心结难解呀!
冥君:(拉住韩非)心结?!始皇陛下曾坐拥天下,可如今……
韩非:冥君所想不错,陛下灭掉六国,一统四海。可后来这天下人却尽皆倒戈,如今仅剩那些故纸堆。这天下终究成了他的执念——是我不甚触碰了陛下的心伤。(黯然神伤)不过,我有一法可解陛下心结,冥君可愿助我?
冥君:乐意之至!
韩非:冥君可知和氏璧?传闻陛下玉玺正是此玉所刻。吾闻您有一能,可溯时光,望寻得此玉,解陛下心结。
冥君:(蹙眉)此玺早失,纵寻回亦不会改历史。也罢,本君助你便是!
韩非:(躬身一拜,行大礼)多谢冥君。
【幕闭】
第二幕
地点:洞庭郡·楼船
人物:嬴政、高渐离、冥君、宦官、秦兵、官吏
【背景为南巡楼船,嬴政立台中,高渐离、臣属侍立,冥君自台左上】
冥君:(赞叹)好大排场啊!高渐离竟也在列。
宦官:(捧玉玺)陛下,玉玺已成。
嬴政:(接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不错!(问阶下官吏)此乃丞相手书,你以为如何?
幸运飞艇开奖网 官吏:(叩首)周八百年,霸主辈出,唯陛下成皇帝。一统六合,泽被后世,此乃天命!
嬴政:(冷视)朕不喜心口不一者。(掷竹简)此为何物?
官吏:(惶恐捧简)《诗》……
嬴政:“非博士所职,藏《诗》《书》者,三十日不焚则黥面筑城”,《挟书律》可还记得?
官吏:(泣求)陛下!典籍乃先贤心血,天意当传后世啊!
嬴政:(怒喝)天意?朕即天,朕意即天意!拖下去!
【秦兵押官吏下。高渐离突然扑向嬴政,夺过玉玺】
宦官:(惊呼)护驾!
嬴政:(冷笑)高渐离,你杀不了朕!
高渐离:(悲吼)荆卿杀不了你,我亦杀不了你,但天下义士前赴后继!毁你如毁此“帝王之玺”!
嬴政:(嗤笑)义士?为你等私义,使天下复归战乱,是你所愿? 幸运飞艇预测
高渐离:(痛斥)七国各有其主,是你贪念致万姓遭劫!
嬴政:(振袖怒吼)你等之“义”是七国私义,朕之“义”是天下天下!为万世太平,纵血流成河,朕亦无惧!
高渐离:(狂笑,掷玺入江,却被冥君接过)无惧?吾亦何惧!今日,我与你赢政玉石俱焚又如何?
冥君:(接住玉)呼——好险好险!
嬴政:(暴怒)高渐离!你丢的不过是块玉!无它,朕仍可君临天下!
高渐离:(直视剑锋)此天下乃你一人之天下,无六国,亦无吾等之家!
嬴政:(挥剑)诸侯割据,何以为国?百年混战,何以为家?是朕定四方,开天地;是朕令百姓有食可吃,有衣可穿;是朕立下万世之国,创下千秋伟业!(一剑刺穿高渐离)
【幕闭】
第三幕
地点:忘川·川上居
人物:韩非、冥君
【台中设案,阎王持玉玺上,将玉玺置案上】
冥君:(叹气)始皇陛下气魄吞天,为何心结系于此玉?韩非这家伙……
韩非:(自台左上)大老远就听到冥君大人在念叨我了。不曾想你竟如此神速?(走到桌前,捧起玉玺)这正是和氏璧!昔年吾出使赵国,曾见此玉。六国亡后,珍宝皆如它入陛下囊中。(拱手)多谢冥君!
冥君:(回礼)举手之劳罢了!不过——先生出身韩室,想必感慨良多。
韩非:(凝视玉玺,忽而一笑)冥君以为吾心中有恨?
冥君:先生著《存韩》,非为劝陛下存韩乎?
韩非:是,又非是。(怅然一笑)百姓需衣食无忧之国,此国可为韩,亦可为秦;然公子为一国公子,受其恩则担其存亡。
冥君:陛下为秦君谋秦利,先生为韩公子图韩存,各为其国耳。(躬身)佩服。
韩非:不敢当。(摇头)吾初入秦见嬴政,便知其必成改写历史之雄主。后来,吾所料果然不错。
冥君:(一笑)先生与陛下论法时,可不似这般客气。
韩非:(摆手)批其政乃真心,赞其才亦真心。只是陛下未悟吾治国之道——秦制有缺,然陛下凭天才而统御;可惜天才非恒有,故秦亡于二世。(长叹)
冥君:此乃先生请吾寻其玉玺解其心结之由?
韩非:(笑)为韩公子,需知韩之所需;为韩非子,需知天下之所需;今身在忘川,吾愿为韩非,为陛下分忧。敢问韩某可否邀请冥君同往?(一拜)
冥君: 好!始皇陛下便在观星台,我们走吧!(两人从台右下)
【幕闭】
第四幕
地点:忘川·观星台
人物:冥君、嬴政、韩非
【背景转为星轨之图,图中有楼阁。韩非持玉玺从台左上,冥君随其后。赢政立于台中。】
【画外音:
儒生悲呼:“陛下!断文脉,毁根基啊!”
民夫呻吟声:“阿爹累死了……这墙何时是头?”
陈胜吴广呼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儒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法家:“抱法处势则治!” 】
【嬴政立于舞台中央,神情从震惊、愤怒转为迷茫、痛苦】
嬴政:朕之律法,禁奸安民!朕之长城,御虏保境!朕之书同文,绝天下战乱!为何……(踉跄倒退)为何尔等只见暴戾?朕之“天下”,错了吗?
韩非:(手捧玉玺向前)陛下!您以“法”“势”创亘古之业,定千年之基!然法之魂在‘因人情’‘立公义’。 峻法可安一时,难服万世;权势可慑天下,难收人心。您以雷霆扫六合,未以春风安黎庶;以己意为天意,忘“天意”在民心向背、生民喘息! 秦律密而少恕,“势”极而无制衡,后继无人,此非独陛下之过,亦是法家理想在极权下的困境啊!
嬴政:(身形踉跄,疲惫)天意……制衡……后继无人……(忽抬头)朕只见万世蓝图,却忘了撑起蓝图之血肉需休养生息,转大国之齿轮需润滑非强压!朕之“义”……太重了……
冥君:(上前)陛下,您筑长城,后世赖其屏障;定文字,文明得以凝聚;设郡县,开集权先河。功如泰山,无人可毁。然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后世之评,是对极权、虐民、文化专断之警醒。功过交织,此乃历史之重,亦为后世反思之基。您的“万世之问”,答案不在玺,不在天,而在……人间烟火与文明求索中啊!
嬴政:(抚玉玺)韩非先生……朕终究未全懂你书。(平视韩非)秦法、帝业如星辰,璀璨一时,终有其轨。后世评说,随他去。(语气苍茫)然朕所筑之基——统一疆域、凝聚文字、贯通制度——已入后世血脉。华夏之“国”,万民之“家”,自朕始,有新模样。朕……不负此生。“万世”?(笑中释然)交与时间长河,交与星轨下的后人吧!
韩非:(深揖)陛下能悟此,非甚慰。陛下之功开天辟地,所思震古烁今。后世法度,皆源于秦制骨架。至于法家“完美制度”……(字句铿锵)非终点,是代代志士求索、修正之路。能与陛下论法忘川,是韩非之幸。
冥君:(微笑拱手)陛下气魄千古无二,功业泽被万代,困惑亦成历史永恒之思。能见二位于观星台论天下法理、千秋功过,是忘川之幸,本君之幸。
嬴政:(转身)好!朕,嬴政!扫六合,定九州!书同文,车同轨,废分封,立郡县!功过留与青史,基业已化山河!朕——无、悔! (将玉玺递给冥君)此玉玺,就交给冥君了。是去是留,任凭你做主。【幕闭】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君临天下游戏破解版(头条爆款剧本君临天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