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时代,“力大无穷”几乎是战士的标配——毕竟,挥舞几十斤重的 sword 冲锋、拉开上千磅的 crossbow 射箭,都需要超强的体力。但你知道吗?有些武器不仅考验力量,更需要极高的技巧和智慧,比如能斩断长矛阵的双手 sword、需要起重机装弹的巨型迫击炮,甚至还有传说中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这些武器有多难用?它们背后又有哪些传奇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盘点12种“智商与体力双考验”的历史武器,看看古代战士是如何驾驭它们的。
12种需要超强能力才能使用的历史武器在以近战武器为主的时代,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些 edged weapons(刃器)只有最强壮的战士才能有效挥舞,即便单手 sword 和棍棒,也需要强大的力量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古代的远程武器通常也需要不小的蛮力才能操作,早期的 firearms(火器)也绝非轻便之物。
即便在现代,许多武器依然分量十足——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狩猎工具,还是现代的反坦克武器,以下这些武器的使用,都离不开强大的上肢力量。
重型十字弓简单来说,弓的“拉力”指的是将弓弦拉满所需的力量。
在现代奥运会中,男子用弓的拉力为22公斤,女子用弓为15公斤。
而“重弩”(arbalest)的拉力却超过544公斤,远超人类的力量极限。
因此,人们发明了特殊装置辅助装填弩箭——即便使用“绞盘”(cranequin),在拉满弓弦的最后阶段,仍需要不小的力量。
可想而知,要承受如此大的力量,十字弓的体型必然十分庞大。
现代十字弓通常仅重1.8-2.3公斤,而重弩的重量可达9公斤,被它瞄准的人可就遭殃了。
双手剑(Zweihänder)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把德国巨型 sword 的特点:“双手剑”(Zweihänder)是精锐雇佣兵“-landsknechte”(德国雇佣兵)的标志性武器 ⚔️。
它的 blade(剑身)长1.2-1.5米,护手上方有一段未开刃的部分,可用于辅助握持,增强操控性。
双手剑重量可达4.5公斤,要带着它上战场,不仅需要强壮的体格,更需要无畏的勇气——使用双手剑的战士往往冲在前线。
那些既有力量又勇敢、能真正驾驭它的人,会获得双倍薪水,被称为“doppelsöldners”(“双倍薪水兵”或“双料雇佣兵”)。
他们的任务是突破敌人的长矛阵,主要用 sword 破坏敌人的长柄武器,而非直接攻击人员。
M60通用机枪这种美国制造的机枪至今仍在服役,但它因越南战争声名远扬——那是它首次投入实战。
和M16步枪一样,M60在丛林环境中表现不佳,庞大的体型和惊人的弹药消耗量,让它获得了“猪”(the pig)的绰号。
它重达10.4公斤,是标准自动步枪重量的三倍多,而且外形笨重,长时间巡逻携带时极为不便。
M60在电影中经常出现: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中,“野兽母亲”中士(亚当·鲍德温 饰)单人操控M60;而在《野战排》中,对M60的描绘更贴近现实——它需要两人配合操作。
大太刀(Ōdachi)大太刀(Ōdachi)是只有最强壮的战士才能使用的 sword,在日本镰仓时代,它是地位的象征。
这种日本长 sword 在14世纪声名最盛,虽然没有固定的长度和重量,但大多数剑身至少长1.5米。
如此长的 sword 无法像普通武士刀(katana)那样佩在腰间,只能背在背上,或由仆人协助携带。
到了战国时代,大太刀已不再广泛使用,但在1570年的姊川之战中,却有一个著名的使用案例。
当时,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军击败了浅井氏和朝仓氏的联军,一个名叫“真柄直隆”(Makara Jurōzaemon)的高大武士,为掩护战友撤退留了下来。
他手持大太刀,与儿子并肩作战,在单人斩杀多名敌人后,最终寡不敌众。
马利特迫击炮马利特迫击炮是一种巨型火炮,原本用于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攻破塞瓦斯托波尔的围困。
由爱尔兰土木工程师罗伯特·马利特(Robert Mallet)设计的这种36英寸(约91.4厘米)口径迫击炮,可拆解后重新组装,便于运输。
它的设计目的是发射超重炮弹,实现超远距离打击,一击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能将超过1吨重的弹药发射到2.4公里外。
手工装填根本不可能——它的弹药重量是“阿特拉斯巨石”(世界最强壮男人比赛用石,最重约150公斤)的5倍,因此需要两台起重机协助装填,每次发射还需要大量火药。
即便有机械辅助,操作它仍需要一支力量惊人的 crew( crews)。
不幸的是,当这门迫击炮准备好投入战场时,战争已经结束——英国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却未能让它在实战中发射过一发炮弹。 幸运飞艇开奖网
不过,它的创新设计对现代火炮产生了影响。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中国的“偃月刀”(guandao)至今仍在“服役”——这要归功于与印度的边境条约中的特殊规定,但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
这种武器的记载最早见于宋朝(960-1279年),不过有资料称它的起源更早。
传说中,中国古代传奇将领、三国时期的关羽,曾手持一把巨型偃月刀征战沙场。
据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约18公斤,这对普通人来说根本无法挥舞。
不过,这个夸张的重量出自一本成书于事件发生数百年后的历史小说,因此可信度不高,需理性看待。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收藏着一把仿制的关羽大刀,重量达40公斤,是传说中“真实重量”的两倍多。
清朝(1636-1912年)曾有一种更重的偃月刀,用于测试军人的力量——应试者需要用这把重达73公斤的“武举刀”完成基本动作。
FIM-92“毒刺”防空导弹FIM-92“毒刺”防空导弹于1981年首次进入军队服役,至今仍在使用,它精度极高且操作简便。
简单来说,导弹能锁定飞机发动机的热信号,小型发射火箭先将导弹推离使用者,随后主火箭启动,引导导弹飞向目标。
它的射程可达8公里,对直升机尤其有效。
“毒刺”最著名的战绩是在苏阿战争(1979-1989年)中,但它首次投入实战是英国特种部队在福克兰群岛战争期间。
当时,受过训练的操作员在直升机坠毁中丧生,英国特种空勤团(SAS)的士兵只能通过阅读说明书摸索操作。
令人惊讶的是,“毒刺”表现完美,成功击落了威胁他们的阿根廷飞机。
据称,被击落的飞行员没有记恨,后来还与英国退役将军迈克尔·罗斯(Sir Michael Rose)见面,罗斯回忆道:“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苏阿战争是一场更漫长、更残酷的冲突,“毒刺”的加入让阿富汗圣战者组织如虎添翼,但关于它“惊人战绩”的说法仍需谨慎看待。
阿富汗战士声称,他们仅用340次发射就击落了269架苏联飞机,成功率高得惊人。
如此强大的火力,载体却出人意料地轻巧——满载状态下约15.7公斤,可由单人操作,但通常由两人小组配合使用。
不过,没人愿意携带额外的导弹,或长时间背负它行军。
苏格兰阔剑(Claymore)苏格兰阔剑(Claymore)的名字来源于苏格兰盖尔语“claidheamh mòr”(意为“大剑”),这种沉重的双手 sword 于14世纪出现,直到18世纪仍在使用,不过后期设计有所改变。
在不同地区的变体中,高地阔剑最具辨识度——它的护手末端有四叶花形装饰。
有趣的是,它常被错误地与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联系在一起:电影《勇敢的心》因诸多历史 inaccuracies( inaccuracies)备受诟病,但“华莱士使用阔剑”的误解由来已久。
19世纪,苏格兰阿伯丁市的华莱士雕像中,他手持的不仅是时代错位的武器,而且阔剑本身也来自与他无关的高地地区——华莱士是低地人,不会使用高地阔剑。
苏格兰阔剑确实体型庞大,但并非笨重不堪。
随着时间推移,它的剑身逐渐变小,并增加了“篮形护手”(basket hilt)。
即便火器出现后,“高地冲锋”仍是一种有效的突击战术,一直使用到1746年——高地士兵先开枪,然后立即拔剑,用刃器与敌人近距离搏斗。
这种战术在詹姆斯党起义的多场战役中效果显著,但最终在卡洛登战役(英国本土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中失效。
马夸威特(Macuahuitl)阿兹特克人的马夸威特(Macuahuitl)战棍,最重约3公斤,拿起它并不需要惊人的力量。
但要充分发挥它的威力,需要极强的上肢力量和技巧——它的主体是木头,边缘的凹槽中镶嵌着锋利的黑曜石碎片。
关于它在前哥伦布时期的具体用途,专家们争论不休,如今它的名声主要来自西班牙征服者的记载——这些征服者很快就对这种武器产生了恐惧和敬畏。
西班牙耶稣会传教士何塞·德·阿科斯塔(Jose de Acosta)声称,一名阿兹特克战士用马夸威特一击就砍下了马头。
而亲眼见过这种战棍的征服者弗朗西斯科·埃尔南德斯·德·科尔多瓦(Francisco Hernández de Córdoba)则指出,它的杀伤力惊人,但只能有效攻击一次——因为它太脆弱,无法反复使用。
难道马夸威特是“威力大但不耐用”的“玻璃大炮”?
一项现代实验揭开了部分谜团:研究人员复原了马夸威特,并在猪的尸体上进行测试,发现“一击砍下马头”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当然,你也可以说,阿兹特克的“美洲豹战士”(精英战士)可能比21世纪的学者强壮得多。
奥茨冰人的弓奥茨冰人(Ötzi,也拼作Ötzti)是1991年在意大利和奥地利边境的奥茨塔尔阿尔卑斯山发现的天然木乃伊,据估计他死于公元前3230年左右。
这具保存异常完好的木乃伊,为现代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信息,但也留下了许多疑问——比如,他左肩中箭的痕迹,引发了人们对他死因的诸多猜测。
在他的遗物中,有一张未完工的弓,在提取过程中不慎断裂。
这张紫杉弓长约1.8米,而奥茨本人身高仅约1.6米,可见这张弓还未完工。
幸运飞艇开奖记录 新石器时代的弓,比中世纪的弓重得多。
1961年,人们在英国一处沼泽中发现了一张更古老的弓,经过复原后,我们对这些古代弓的实际使用方式有了更多了解。
根据现代射箭指南,体重80公斤以上、体格强壮的男性,能驾驭拉力65-75磅(约29.5-34公斤)的弓,而奥茨使用的新石器时代弓,拉力接近41公斤。
手炮(Hand Cannon)顾名思义,历史上最早的火器远非精致之物,与如今轻便流畅的自动武器截然不同。
手炮最早出现于13世纪的中国,14世纪上半叶传入欧洲。
早期手炮极为沉重且操作不便,重量可达15.9公斤,有些甚至需要两人配合才能操作。
它射程有限、精度差、装填时间长,并未引发一夜之间的军事革命。
但在合适的情况下,它的杀伤力依然惊人。
不过,火器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滑膛枪成为主流作战武器的时间则更晚——比如,美国独立战争中使用的滑膛枪,重约4.5公斤,按现代标准来看依然很重。
钩镰枪(Fauchard)钩镰枪(Fauchard)是中世纪欧洲使用了数百年的长柄武器,甚至延续到近代早期。
随着时间推移,它从粗犷的作战武器,逐渐变成了华丽的身份象征——重量也大幅增加。
到17世纪,钩镰枪成为宫廷卫兵携带的礼仪武器,后期的设计过于沉重,根本无法在战斗中有效使用。
但枪身上精美的雕刻,彰显了其主人的权力和地位,而那些能扛着它完成值班任务的卫兵,无疑是值得重用的得力之人。
HBO电视剧《权力的游戏》的观众,可能还记得“阿罗·霍塔”(Aero Hotah)——这位被低估的角色,由身高1.98米的英国演员迪奥比亚·奥帕雷(DeObia Oparei)饰演,是多恩亲王的魁梧保镖。
他使用的那把巨大而精雕细琢的武器,严格来说并非钩镰枪(剧中称其为斧头,但外形更接近长柄刀),但显然借鉴了那些华丽的宫廷卫兵长柄武器的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古代游戏武器(12种硬核历史武器没点真本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