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电影,都是时代的产物,相信许多人也发现了,近年电影市场上的战争片是越来越少了,我上次看战争片,还是2017年诺兰的《敦刻尔克》。
全世界的电影技术都在升级,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反而是半个世纪前的一些战争片无论口碑和地位都越来越高,它们牛就牛在可以跳脱时代,为人们讲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人性。
《全金属外壳》(1987)
越战期间,大批美国年轻人入伍,他们都是些普通人,说实话,有些人并不适合当兵,他们在新兵营接受魔鬼般的特训,肉体和精神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摧毁和“重建”。
影片分成两部分,前部分讲新兵营里极尽“残忍”的新兵特训过程,以一位新兵的自杀而画上休止符;后半部分则展现真正的战争场景,所有士兵的“人性”几乎所剩无几,大家都变成了麻木的工具。
如果你是看过一些类似《拯救大兵瑞恩》之类的商业大片,那也许这部电影的拍法会让你很不习惯,它并没有特别多的战争大场面,甚至你能感受到导演库布里克对战争的“歧视”态度,所以在整部电影里,教官“歧视”新兵,士兵“歧视”平民,战争“歧视”生命。
《全金属外壳》我看过最好的反战题材电影之一,特别直接,赤裸裸的把战争对人类肉体和精神的伤害表达出来,就像一个忍痛向你展示自己伤疤的人,看过之后五味杂陈。
幸运飞艇168开奖 《野战排》(1986)
这部电影被很多影迷认为是比较真实反映了越战的电影,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导演奥利弗·斯通真在越南打过仗,整部电影里的很多战争细节,都来自他在战场上的部分真实经历,所以,这部电影总能给人们带来非常真实的战争感受。
影片讲述了一位美国大学生前往越南战场服兵役的故事,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两个极端化的战友,在战争中的残酷蜕变,一个杀人如麻,一个不忍伤及平民,这让年轻的大学生极为困惑。
和后来许多写实的战争大片不同,《野战排》对真实战场的理解更为深刻一些,毕竟导演亲自上过战场,所以本片中既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过分描绘死亡,而是把焦点都聚在了普通底层士兵的心灵扭曲和逐渐失控上,特别的引人深思。
《现代启示录》(1979)
《教父》导演科波拉的又一部经典之作,本片还获得了第32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不过就像我在开篇说的那样,战争电影是时代的产物,七八十年代的不少大导演都拍过战争片,换成现在的审美及眼光,有不少作品已经很难再叫我们产生共鸣,《现代启示录》虽然经典,却不是人人都能看进去的,首先它三个半小时的片长就会叫不少人望而却步。
《现代启示录》的剧情讲的是发生在越战后期的故事,男主角奉命沿着湄公河去带回自立为王的上校,却在一路上目睹了各种战争暴行与杀戮,当最终找到上校时,却发现上校早就欲求一死,并希望男主可以把自己建立的“王国”夷为平地。
本片的音效和音乐都超级无敌的优秀,非常传神,唯一缺点就是片长过长,以及在许多情节上略显“说教”,但也许就是因为这些“说教”,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深度和哲思。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称得上是神作,但同时,它也是一部看得人身心俱疲的电影。
《从海底出击》(1981) 幸运飞艇168
这部电影有三个版本,149分钟的剧场版,209分钟的导演剪辑版,293分钟的未剪辑版。而本片的豆瓣评分是9.1分!
无论哪个版本,都很好看,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挑战一下5小时的未剪辑版,更能体现影片想要反应的主题,看时长你也能猜到,这不是一部强调什么视觉效果的电影,它把焦点都放在了密闭空间给人带来的绝望和崩溃。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是一部德国电影,讲述了在二战期间,德国一艘出没无踪的潜艇上发生的故事,这艘潜艇在一次任务返航中遭遇到了前所未见的危机,整个过程能把你给看尿裤子。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好就好在,它看起来并不像一部战争片,它讲士兵们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然后在一个密闭空间里,看那些演员飙戏,冷不丁还会被深水炸弹袭击,整个观影过程堪称魂飞魄散,毫无疑问在潜艇题材电影里,本片几乎最强!
《萤火虫之墓》(1988)
有时候,动画电影比真人电影更容易触动人心中最柔软的那个部位。
吉卜力工作室的《萤火虫之墓》,就展现了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逼着观众直面战争给无辜孩子带来的深重苦难。
作为一部把战时生活描绘得让人心碎的电影,《萤火虫之墓》一点儿没藏着掖着战争的残酷真相,4岁的小女孩最后因为营养不良而死掉,身边围着的也都是些饿得皮包骨的幸存者。
虽然这是一部动画片,但在看的时候会多少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压抑,这种“硬性”煽情还是挺有效的,我当时看的时候就是这样,明知道会是个很惨的故事,但还是忍不住看到最后,然后默默的为战争中普通人的命运而叹息。
对于内心不够坚强的人来说,这部电影看一次就够了,因为它拍得极为伤感,内心柔弱的人,会流很多眼泪……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与王国战争类似的游戏(5部战争神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