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讯,蒙娜丽莎近在眼前。她自然地坐在一张椅子上,微笑如梦如幻,和她背后幽深茫茫的山水无声呼应。
达芬奇·公园里的蒙娜丽莎
与真品相遇2015年5月,法国巴黎卢浮宫。
蒙娜丽莎近在眼前。她自然地坐在一张椅子上,微笑如梦如幻,和她背后幽深茫茫的山水无声呼应。
那天,我和我的先生弗兰克特地起了个大早,选择从地铁站口进入卢浮宫。不料铁门紧锁,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游客,在窄窄的通道里踱步,身体发散出隐隐激动的热气。8点30分,身着制服的保安打开大门,众人鱼贯而入,怀着冲破巴士底狱般的欣喜。按照指示图,我们在这座占地面积4.8公顷的“迷宫”里迅速地穿行。任由画像上半裹绫罗的女人们倏忽而过,避开玉体的光芒,终于,看到了蒙娜丽莎。虽然站在一米之外,隔着一层玻璃,在她的一左一右还各立一位高大的保安,毕竟赢得了安静注视的机会。 幸运飞艇开奖直播
幸运飞艇开奖网 时光如风,掠过塞纳河,穿越古典的长廊,在脚下的这块光滑的大理石上即刻停顿。
中国东北小城里的一间教室,四壁暗淡。一个瘦弱的女孩,迷惑地注视着中学历史课本上蒙娜丽莎的画像。画像只有指甲般大小,黑白两色,着实难解其美。媒体渐渐转换,画像变成了彩色,在画册上、电视上不断地出现。女孩在流光中蝉蜕成女人,在人生路上跋山涉水,似乎一直与蒙娜丽莎天涯陌路。
真品蒙娜丽莎比想象中的小得多。几年前,我在佛罗伦萨的乌菲齐博物馆,被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震撼,因为原作比画册上的照片大出若干倍。裸体的维纳斯是真人的尺寸,一头长长的金发优雅地遮住隐私部位,肌肤如雪,红唇如莓果,美得耀眼。蒙娜丽莎呢,素净甚至保守,一派淡然。可在过去的五个世纪里,世间有几个女人可以和她抗衡她被不同种族的人不停地欣赏、阐释、甚至以科学手段解析。她的面部比例符合黄金分割原则,右手润泽,被誉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由此我不再因真品尺寸耿耿于怀。我在几十年的光阴里朝山进香,终于完成了一次对美的膜拜。
我与蒙娜丽莎两分钟的独处被蜂拥而来的游客打断。一时间相机和手机拍照的咔咔声,还有高谈阔论声把她面前的空地变成了集市。我甚至被推搡到一旁,只好转身离去。
克洛吕斯城堡
克洛吕斯城堡:达芬奇最后的居所一个星期后,我们乘火车来到法国的后花园卢瓦尔河谷,住进了昂布瓦斯附近的一座乡间别墅,随后在童话般的香波城堡、舍农索城堡和维朗德里城堡流连了两天。假期结束的前一天,在一本介绍景点的小册子里,偶然发现克洛吕斯城堡是达芬奇的最后居所,其公园更以达芬奇命名,而它距离度假屋只有5分钟的车程!我们在旅游前永远制定好周密的日程表,很少心血来潮改变计划,但既然无意间做了一回达芬奇的邻居,若不登门拜访,实在辜负先贤。
克洛吕斯城堡的主建筑是一座带旋转楼梯的八角形塔楼,连接其它两座三层建筑。城堡的外墙是用玫瑰色砖和石灰华石砌成的,风格和色彩都让我喜欢。立在城堡门口,一幅真切的画面出现在眼前:达芬奇在1516年风尘仆仆地抵达。那年他已60岁,在佛罗伦萨似乎过得不如意,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下,离开意大利移民法国,当上了“游子”。他坐在骡子背上,翻过雄伟的阿尔卑斯山,随身携带着最心爱的三幅作品:《蒙娜丽莎》、《圣母子与圣安娜》、《圣让巴蒂斯特》。弗朗索瓦一世张开双臂欢迎他,赠予这座城堡,还给他丰厚的年俸,作为交换,只要求经常听到他的声音。在后来的三年里,弗朗索瓦一世几乎每天都享受到这种快乐,而达芬奇在这里安心地幻想、思考和工作。
慢行于城堡里,如同进入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长廊,这里有精美的全套镀金木家具、威尼斯分枝吊灯、奥布松壁毯、路易十五风格的靠背椅,还有法国陶瓷。客厅光线充足,据说是达芬奇完成《圣让巴蒂斯特》的画室。恍惚间,童年的他正坐在书桌旁,画着一只又一只的鸡蛋,因为每一只都天下无双。他居然坚持画蛋6年,磨出神技,可见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天才。工作间和科学发明模型展厅是一座丰富矿藏,展示他的天赋层面。平转桥、坦克、汽车、桨轮船、飞行器、直升飞机、降落伞等40台机器,都是根据他的原始图稿,用当时的材料制造的。他简直是思考世界运转机理的第一人。许多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试题纸,在各个房间里兴奋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达芬奇有“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在他的头上,不仅有画家,还有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學家和作家等桂冠。他是信息保密领域的先驱。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把他的神秘才智推向极点。他设计的密码筒造型古典,密码的排列组合多达1千1百万种。我在IT领域内工作多年,每日面临信息保密的难题,而近几年,更因“黑客”横行而压力重重,不得不感叹达芬奇思想超前。达芬奇记载自己在多个领域的研究成就,集结成了《哈默手稿》,把它留在了这座城堡里。1994年,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的价格竞购下这份手稿,以此向这位科学巨匠致敬。
我透过卧室的窗口,望见了对面的弗朗索瓦一世居住的昂布瓦兹皇家城堡。达芬奇常凭窗眺望,想必心中一再涌起“人生有一知己足矣”的喜悦。他并不奢求永恒,写下“无人不将化为乌有”词句;他不可思议地谦逊,临终前甚至还哭泣过,忏悔自己没为艺术做出应尽的努力。1519年5月,他在这间卧室里的床上,在弗朗索瓦一世的怀抱里安然地闭上了双眼。这位信奉叶落归根的意大利人并没有回归故里。他带到法国的三幅画都被卢浮宫收藏,其中的《蒙娜丽莎》更成为镇馆之宝。
达·芬奇像
达芬奇公园走出城堡,就进入了占地5公顷的达·芬奇公园。林间散布着根据他的发明制作的大型可操作机械。园中开满他画过的花草,池塘水的漩涡体现禅意,在离蔬菜园不远的一段矮墙上,一只美丽的孔雀低头凝思。每一个细节都在诠释大自然赋予他的灵感。我在小径上偶一转头,再次看到了她:蒙娜丽莎!她的画像被复制到一幅大约44米见方的半透明布幕上,悬着空中,与达·芬奇本人年轻和年长时的两张画像遥相呼应。
我必须承认,多年来,严肃的长髯飘飘的达·芬奇从未让我心动。的确,我在佛罗伦萨的乌菲齐博物馆看过他的木板蛋彩画《天使报喜》,在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也找过他的木板油画《吉内芙拉·德本奇》,但并不心有戚戚。我对梵高深怀同情,见到他的作品,眼中常会饱含泪水,爱着他的苦难、狂热、才华、色彩;我惧怕毕加索,担心被他的激情烈焰吞噬,被他的肆无忌惮之笔横扫,成为一位流泪的女人,被他扭曲毁灭。在我的心目中,似乎一直没把达·芬奇和蒙娜丽莎联系起来。据说在1503至1506年间,达·芬奇受雇于威尼斯公爵,为其夫人画像,于是他在佛罗伦萨完成了这幅《蒙娜丽莎》。2012年,佛罗伦萨15万人签名,要求蒙娜丽莎“回家”,最终没能赢得美人归。此刻,置身于结满达·芬奇的科学和艺术果实的公园里,仰视他,我感叹他的世界如此博大,内心如此清朗,由此注定了他的艺术精深永恒。
在卢浮宫里,蒙娜丽莎矜持,甚至冷寂忧伤。此刻,午后的阳光落到她的唇上,勾勒出安宁亲和的线条。她的芳芬与鲜花相拥,飘散起缕缕神韵。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蒙娜丽莎。关于她的微笑,有人说暗示幸福,有人说象征神秘。张爱玲曾这样描述:“一个女人蓦地想到恋人的任何一个小动作,使他显得异常稚气,可爱又可怜,她突然充满了宽容,无限制地生长到自身之外去,荫庇了他的过去与将来,眼睛里有这样的苍茫的微笑。”常冷眼看待男女情事的张爱玲,做出这样温情的注解,出乎我的意外。蒙娜丽莎的微笑也许无关风月,却蕴藏博爱,宽容、沉静,融于自然。她一人便构成一种境界,经典永远,这难道不是世间每一位知性成熟的女性所追求的吗
在这偶遇蒙娜丽莎的瞬间,对美的别样惊喜悄然袭来,使我不由得在春风里轻轻颤栗。
离开公园后,踏着达·芬奇走过的红砖路,来到卢尔瓦河畔,在浅滩上留下一双新鲜的足迹。傍晚时,坐到一家餐馆的露天座位上。天空澄静,云低得亲密。当繁星出现时,我默念着以达·芬奇命名的小行星3000。昂布瓦兹皇家城堡仅有几十步之遥,达·芬奇正在那里安息。四周的鲜花暗吐馨香,当地出产的红酒味道醇正。
蒙娜丽莎的亲吻漂浮在法国乡间五月的空气里。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神秘达芬奇之屋攻略(达芬奇最后居所 与真品蒙娜丽莎相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