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将境示人。” 幸运飞艇开奖直播
摘要:通过“诗圣”聚众赌博一诗看古人生活片段如何风雅地进入了禅宗话头。
《传灯录》在录入历代高僧言谈举止时,行文落笔,言简意赅: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什么是道?)“庭前柏树子!”(看见眼前那棵老柏树没有。)“和尚莫将境示人?”(请老师不要假相说道。)“我不将境示人。”(我没有假相说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什么是道?)“庭前柏树子。” (看见眼前那棵老柏树没有。)——《五灯会元》
从我们第一次读经,到多少年以后,走近了大师“不将境示人”之地,才明白大师在“将境示人”之际,那些语重心长、谆谆教诲,和一字千金对于上根足够了。对于咱们现代这些中下器具、嗜欲深者,最初无不认为大师在啰嗦,在重复。“我不将境示人!”喏,把古佛后面省略的话补上:“老僧的确是在‘将境示人’!‘将境示人’!!‘将境示人’!!!重要的话说三遍。古哲早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和“不可说不可说”哈,全部经典里都没有不‘将境示人’的例外。然而,在老朽经过一百多年的参悟以后,所修所证无它,唯此‘不将境示人’耳,或者说,在我‘以境示人’时‘我不将境示人!’——嘴巴说相心里“抽象”,这个过程就是你下面用功的方向哦。俗话说人老了就是啰嗦,但是,今天我回复你的一个字都不多余、不重复,三思!三思!!三思!!!重要的话说三遍。”这种措辞典雅精炼,以隽永胜的片段并不多。而《传灯录》更多的同道切磋或者师生问答,则属文字简陋而非简约,不把省略的背景补上,扩充、丰富一些细节,便显得不是一方出言突兀,就是前后句子“失联”,读者读之不是如读天书,云里来雾里去,就是味如嚼蜡,不知所云,遑论文字后面的意义?
“昔日穷经,今日参禅,此理如何?”“两彩一赛。”“作么生领会?”“去后不留踪。”“如何是佛?”(还是分不清……究竟哪一尊是真的……)“火烧不燃。”(你不妨放一把火去,烧不着的就他。)“古殿无佛时如何?”(大殿里好像没有……烧不着的哎。)“三门前合掌。”(那还不赶紧叩拜:岂不闻“真人不露相”?)——《五灯会元》卷十二
学生问:“开始时悬梁刺股地读啊读,俺这马上都读成两脚书橱博士后了,恁又要把书全扔了说读书无用、绝学无忧,折腾人嘞不是?”导师答:“两彩一赛。”喏,高僧用赌场行话来隐代禅趣,四个字就说完了。而我们今天要了解这句源自赌桌的禅趣天机,还得从头说起、娓娓道来:“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韩非子》)。陈奇猷注引李详曰:“报赛、赛祈,古只作塞”(即赛通塞)。所以唐代流行的赌博(游戏)叫“博塞”。诗圣把自己在除夕之夜咸阳客舍里参加组织赌博的情形写得大气磅礴,毫不不好意思: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大唐天宝四年的秋天,“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两人且吟且行,且饮且歌,一路拜访了元逸人、董炼师、范隐士。分手于深秋,“功成身退”的大李继续向南寻仙问道,逐梦前行。年轻幼稚的小杜西去长安参加科考,结交显贵。来到长安第二年的除夕之夜,杜甫在客栈里参与组织赌博,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今夕行》,意译一下:今夜是除夕,一年到头了。烛火,长夜,怎么熬这这大好时光呢?李白不在无人对饮,没有孩子无人可打,何不赌博去,找乐子?掷出骰子时声嘶力竭地大喊:“白、白、白、白、白”!卷起袖子脱了鞋子使出全身的劲了,怎么就中不了大彩?嫑笑俺,当年刘毅发迹前家中穷得没米下锅,不也在赌场上输了百万?(反正一样还不起哈。)
“五白”:五子皆白。古时博戏的彩名,出自《楚辞•招魂》:“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据学者考据,诗圣参与的这次赌博,玩的是一种叫“樗蒲”的游戏,类似现在的掷筛子。该游戏使用五根类似杏仁的木块,两头尖锐中间平广,每根木块只有黑白两面。其中两根在黑色的一面书写“犊”字,背面书写“雉”字。五根木块一起掷出,如果出现全黑,就称为“卢”,出现全白,就称作“白”,这两种都是“贵彩”,赢钱最多。赌徒无不渴望掷出全黑或全白,于是边掷边大叫着“卢”或“白”。杜甫的结果就是末句所言:“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输干净了。“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嗯,不算啥,俺偶像大哥有诗为证:“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几个月之后,杜甫参加科举考试,被李林甫的“零录取”原则筛掉。从此,那个踌躇满志、自命不凡的诗人,真正输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赌命”,同时给中国文学奉献了一名穷困潦倒、郁郁寡欢的“诗圣”。
前面介绍了,同时掷出五根木块,全黑谓“卢”全白谓“白”,这两种都是“贵彩”,换禅道术语说:“无二无别”。禅宗在理论上,继承了易学的“复见天心”原理,但是放弃了易学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论。当研究生问“前番逼得人殚精竭虑、苦读深究,后来又说读书无用、绝学无忧,何苦来哉?”导师的“答非所问”令人目瞪口呆、头脑宕机,当下“想入非想非非想”矣:“黑与白有什么区别?大智大愚不一回事?”类说:“未审祖意教意是同是别?”“两彩一赛。”(《续灯录》卷十六)

这时再读白祖注吕祖《指玄篇》,了了分明矣:
阴阳二字,极有妙理。若欲见形,龙虎是也。一粒者,乃混沌之初,先天之气,故能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半升铛者,乃是炼药鼎器,非铁鼎之铛也。青龙在东,东方属木,木能生火,故谓之驾火。非凡之水火也。若求大药,有足能行,是个活物。莲室乃丹房之所,白虎在西,西方属金,金能生水,故曰兴波。波非海水,金非凡金,若求金水,有手能拈,亦是活物。近世多执凡水火,锻炼金石草木,以修诸身者,深可惜也。洞房者,乃出丹之所。噫!观此书者,当知神仙称赞大丹。若能得之,升天入地,不可测也。
啧啧,“一粒者,乃混沌之初,先天之气”——你没有看错,“炁”还能用量词“粒”嘞,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收获大不大?!关键是,往往在漫不经心处,高道给后人留下了个“字眼”。仔细品味、反复琢磨,喏。现在对“一粒金丹”怎样正确理解,心中有数了吧。“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重点是“一”或“丨”啊,是“混沌之初,先天之气”呀。至于一“苇”渡江、至于一“条”断臂、至于一“棵”庭前柏树子,等等、等等,皆“随物称呼,岂拘名字?”(张伯端《无心颂》)
诸如“五白”、“枭卢”这种对今人(对大多数古代黔首、劳动人民)而言的乖僻陌生词汇,在丹经中也很普遍,在《悟真篇》中尤其突显,举个例子:“敲竹唤龟吞玉芝,抚琴招凤饮刀圭。”如果我们不了解古代贵族游戏玩耍的细节(这个过程是不是“穷经”?),对其“敲竹唤龟”、“抚琴招凤”等表述是无法理喻的。在了解了富贵人家饲养乌龟等宠物的精致生活后,啧啧,无非真人高道籍以表达“性命双修”的手法耳(这个过程是不是“参禅”?)。“半个和尚”紫阳真人在《悟真篇前序》里开篇即言:“仆幼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所以全书用典生僻、措辞乖张,可谓其来有自。至于有后世学人直接望文生义地直指人类性器,则令读者目瞪口呆、大脑宕机。
师见僧,举拂子曰:“还会么?”曰:“谢和尚慈悲示学人。”师曰:“见我竖拂子,便道示学人,汝每日见山见水,可不示汝?”又见僧来,举拂子。其僧赞叹礼拜,师曰:“见我竖拂子,便礼拜赞叹。那里扫地竖起扫帚,为甚么不赞叹?”问:“承教有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是非相?”师曰:“灯笼子。”——《五灯会元》卷八、
“虚空为鼓,须弥为槌,什么人打得?”——《传灯录》卷七
喏,导师见博士,举起了“痒痒挠”。“会不?”“您这么一讲,好像领会了。”“哦,见我手举拂尘会了。昨天干活时,我举个扫把咋就不会呢?现在要是在答辩现场,你见了‘自小出家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的古佛指指一棵‘庭前柏树子’,见了生活中不讲究的德山、云门举起一根‘搅屎棍子’,见了故作神秘的天龙、俱胝‘竖一指’,还不晕倒啊?看见‘道在屎尿’、‘(赵州是)驴粪蛋’、‘麻三斤’、‘青州萝卜’就准备写‘卖驴’策论,控诉大师们讲话“无义昧”、“无厘头”、没意思,不见大师们换了个花样在说‘无所不在’、‘无物不是’、‘应有尽有’吗?唉,全忘了大道至简、大道从简。来,给我挠挠背。舒坦,嗯嗯,谁在给我挠背背呢?”

“舒坦,是谁在给我挠背背啊?”
诸位说说吧,整个中国经典哲学都是围绕着这一根“搅屎棍子”展开的,艾玛,这不是“说着丑,行着妙”,还能是什么?如今,世上讲内丹的“道人”,被此“一粒”名相绊倒,扑街冻僵、不省人事、喊都不醒的比比皆是:人们坚持认为在他们的大肚囊子里能炼出一粒金丹实体,从不考虑是不是“肾结石”啊?噫!白祖注吕祖《指玄篇》里居然隐藏着一个“大话头”嘞:“若求大药,有足能行,是个活物。”注意:金丹大药者,“有足能行,是个活物”!有同学心领神会的没有?道理落地的没有?请高僧为我们说法:“一条柱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去了也。”请隐仙为我们讲道:“净裸裸,圆陀陀,赤洒洒,精喇喇,明丽丽,光灼灼,活泼泼,此物是象帝之先,万神之祖,包含万象,发生万物,释云摩尼珠,道云黍米玄珠,医云活滚滚一丸真灵丹妙药,实千古不传之秘。今人不明此理,亦无传授,又不醒悟,焉知‘内外’二字之妙?”(《玄谭全集》)喏,有高道推送一首“道情”绝句,表示赞叹:
万里江天一色秋,三山四海景清幽。若能按下神龙首,免得随波逐浪流。——王志垣《道禅集》
全真高道金坡真人提及的“神龙首”者,何物也?去禅宗五祖的句子里找:“牛过铁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只有尾巴过不得。”去汉月法藏的句子里找:“老胡四十九年,昵昵喁喁,与有心众生,情投意接。说到说不得处,突然向龙尾尖上,一声雷震,使大地有情,一时绝倒。翻身转来,便个个能御风骑气,兴雨为云。龙雷迅捷,现大人相。”如果找不到,那么说了也没用,等于没说。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芥子孔中藏世界,毫毛头上现须弥。虽然四面无遮障,几个男儿着眼窥。——梅溪《芥子孔中藏世界》
看见没有,从“芥子孔中藏世界”到“一粒粟中藏世界”,看见内丹道的“一粒金丹”与禅宗的“一粒芥子”、“一粒米”交流之源远流长了吗?
——《天人合一——中国经典哲学的核心观念的:仰望、俯瞰、内观、旁瞻》节选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黑白子小游戏攻略(两彩一赛)》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