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除妄想不求真”,明白一切烦恼执着与自己无关,你只要能放下、不粘着就可以了。自性也不用修,境界也不用变,当下心安。
“不除妄想”,妄想执着除不去除啊?你想除妄想的时候就又打了一个妄念。什么是“不除妄想”?认清楚妄想的生灭与你无关,你就做个“闲道人”,这是最妙的除妄想的方法。“不除妄想”不是叫你打妄想,而是你要不理妄想,你不理它,妄想对你也就没作用了,没作用那还叫妄想吗?不叫了。所以佛教讲,人见性的一刹那,烦恼妄想立时化成无上知觉。“不除妄想”,不是还有妄想,而是当你明白自性的时候,你不执着于妄想,这时妄想就不叫妄想了,叫妙用、智慧。
反过来讲,咱们平时的妄想是因为你还没见性,见性了之后这个妄想就是智慧。我们原来不明白这些道理,往往执着于身体、执着于六尘,而我们执着的这一切都会消失,一旦消失就会非常烦恼,这就是妄想。现在明白了,一切都放下,但你还可以想,此时的思想就变成功德,变成一种弘法利生的方便。比如,你原来想的是执着肉体,有时会伤害别人,现在明白原来法界同体,没有你我的分别,四相都是虚幻,这样就放下了。既然没有人我的分别,你起心动念就不会再去伤害别人,别人有求于你的时候,你可以帮助他,你还可以起念,想自己应该怎样利益众生。这么一转,你原来执着自己而形成的贪嗔痴妄念,就变为佛菩萨的大愿大力了。
妄想的根源就在于我执,在于四相的分别,在于把外在的贪嗔痴烦恼当成自己的。现在见性后知道它不是自己的也就不执了,慈悲喜舍就会自动生起。像禅宗的六祖见性后就走了,见性后该怎么修行五祖也没告诉他,但是他一定会利益众生、一定会慈悲喜舍。为什么呢?慈悲喜舍利益众生,发大菩提心,这是自性本自具有的功德,你只要见性了就一定会发起这些功德,因为万物是一体。打个比方,如果你知道一切众生就像这十根手指一样,个个都是你的话,你就不会再伤害他了。你看,这十根手指看着好像有分别,这个是你,那个是他,这个是狗,那个是猫,这个是山,那个是河等等,看似有分别,其实都是一体的——都是自己。如果你要认为,大拇指是我,食指是他,就会互相掐了。一旦你明白都是自己,乱掐什么呀?那表现出来的就是慈悲,就是互相利益。
如果你真的明白刚才讲的“绝学”、“无为”,明白无为自性,你就不用除烦恼,不用除妄想了。除妄想,并不是说打坐时不要思想,这样除是很难的。像我们打坐,坐了几年,你能做到一念不生吗?做不到。你要想追求一念不生,那你就不用求了,你一辈子都做不到。不是说一定做不到,佛陀时代做的到,但咱们现在做不到了,你的身心、外在的业报这一切因缘结合,你想做到一念不起,像阿罗汉的灭尽定,现在是修不成的。我也修不成,你们更修不成,你们在家的比我忙啊。我修不成,因为我也不可能像佛陀时代那样专门寂静修,现在的各种干扰太多,咱们吃的、喝的、环境、身心等各方面都会有影响,所以做不到的。做不到不要紧,你也可以有思想,只要你的思想不是为自己,不起贪嗔痴,时时处处想着怎么利益众生,这样一转化,它就变成智慧。即使动了念,你不要把它当自己,“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就是说念头是我起的,但是念头不是我,它起它的,与我无关,这样它就不能影响自己,既然不能影响自己,那么妄想也就不叫妄想,就变成智慧了。
咱们学心法的人要注意,刚开始打坐的时候,我告诉你要持咒,不要打妄想,这就像要打扫清理掉念头,这是刚开始用功的方法。慢慢再进步,就要告诉你:妄想起来的时候,要去体会那个不属于妄想的东西——灵知了了的真如佛性。你真的体会到之后,再用功就很方便,有念无念就不是很重要了。为什么呢?念与你无关,此时你不会粘着了,这个念它就没有力量。咱们把妄念当成自己的执着,这就是妄念的根,你把根斩断之后,妄念自然化除。就像一棵大树,大树要长得繁茂,必须靠根吸收营养,如果你把树根斩断,过不了几天,这颗树就不能活了。
你明白妄想与我无关,这就是把根斩断,妄想不除也会消。为什么呢?没有力量来支持它了。所以这是心性法门用功最微妙的地方。真正见性了,就可以“不除妄想”,妄想你想打都打不起来!为什么啊?自性有断德,见性人一定能断烦恼,因为自性空无一物。既然你明白自性空寂,这些东西都是虚幻的,叫你执都执不起来。比如你在梦中看到黄金,当时你并不知道那是梦,真以为是黄金了,肯定死活抓住黄金不放;如果你醒过来,知道只是个梦,你还执那个黄金吗?不执了吧?对!这是必然的。如果你真知道外在一切境界都如梦幻泡影,就一定不会去执那些东西了。所以,这是妄想的根,你真明白了自性,就知道确实一切如梦幻泡影,一切都是梦。同样,你如果知道烦恼妄想都不是你,那你的烦恼妄想一定会寂灭。
“不除妄想”,其实是告诉你妄想是虚幻的,你不去理会它,妄想的根就断了,叫你打妄想也打不起来。也就是说,当你见性的一刹那,一切妄想立时化成无上知觉,都是佛菩萨的妙用。你的思想不断,但你知道原来执身不对,现在不执了,你去利益众生,这就是功德。你还起念,但能随缘度众生,这时反而成功德了。你不用断烦恼,烦恼也成功德了,这是禅宗修行的微妙之处。
幸运飞艇全天计划 其实,用断烦恼的方法修行成佛会慢一些,“不除妄想不求真”反而最快成佛。为什么?要断掉所有的烦恼和念头很难,但是如果你把念一转,明白了,只要不黏着,一切烦恼便可以用来做功德了。就像一把刀,用它来杀人,它就是凶器;用它来做手术刀,就可以救人,关键看你怎么用它。
阿罗汉修行就是要把这些烦恼执着都断掉。比如迦叶尊者,他现在在云南鸡足山入定,入定后一念不生,他的肉体也不会消失,一直要到弥勒菩萨成佛,他才出定。功夫高啊!等到弥勒佛出世,他把释迦牟尼佛穿的袈裟作为信物交给弥勒佛,到那时再现十八变入灭。阿罗汉的身形也不能永存,也要灭的,但是可以用定力让肉体不消失,像迦叶尊者这样,在云南鸡足山入定直到弥勒佛出世,见了弥勒佛再把肉体抛掉。了不起!迦叶尊者也是学禅宗的,他也明白自性,是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但是下一尊佛却不是他,而是弥勒菩萨。这是为什么呢?迦叶尊者功夫高,他是证得阿罗汉果的。阿罗汉是要除妄想、断烦恼的,并且迦叶尊者除掉妄想了,他没有妄想,在云南鸡足山一打坐就入定,功夫厉害的很。但是这么高的功夫,下一尊佛为什么不是他呢?他成佛还久得很。
弥勒菩萨现在天界,是一生补处菩萨。那么你知道弥勒菩萨在生天界之前,是证到了几地菩萨?或者证得了几果阿罗汉啊?我告诉你,弥勒菩萨在往生天界之前,还是个凡夫,他打坐都不能入定,具足烦恼,完全的凡夫。但佛陀就给他授记,说将来他能成佛,很多阿罗汉、菩萨都不成佛。这就是禅宗的一个话头啊!大家可以参一参了,非常奥妙。为什么呀?(某居士:愿力。)咱们刚才讲了,他发了愿,别人都没发这个愿,的确愿力是一方面,但光有愿力能不能行?还要有其他因素。
将来有机会咱们可以讲一部经《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那里讲到了弥勒菩萨是怎么开悟的。经里描述:“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别人都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弥勒菩萨开悟了,明白了,立时得百千万亿陀罗尼门。类似于听到一个音声,啪!(师弹指),马上明白了一个总持的法,其实就是禅宗讲的心性。啪!(师再弹指)禅宗怎么开悟啊?弹指一声,开悟了,就是如此。
幸运飞艇168 弥勒菩萨在往生天界之前,一直是凡夫,但他很聪明。佛陀成佛了他才出生的,所以非常年轻。他以前学的是婆罗门教,十六岁时和一群年轻人一块儿去见佛,听了佛法非常高兴,然后都出家了,所以弥勒菩萨是出家人。出家之后,那十五位年轻人都证得阿罗汉果了,只有他一个没证阿罗汉果。咱们知道,出家要受出家戒的,但弥勒菩萨经常有事没事就到世间逛逛,别人都打坐,他也不打坐,人家都证成阿罗汉了,他也没证成。咱们看弥勒菩萨的相是垂着腿坐的,开个玩笑可以说,这个人恐怕打坐功夫不好,所以才坐在凳子上。开个玩笑呀,当然这是表法的。弥勒菩萨的烦恼没断,这在佛经里面有记载,并且他是具足烦恼的凡夫,凡夫有的烦恼他全有。但是佛仍然给他授记,说他将来要成佛。很多阿罗汉、菩萨都理解不了,说怎么可能呢?我们这么辛苦修行证阿罗汉的、成菩萨道的不能成佛,他一个凡夫怎么能成佛?佛陀说:“你们不要怀疑,就是他成佛。”这里边就有个大秘密,大家要参一参。
为什么凡夫能成佛,阿罗汉不能成佛啊?其实阿罗汉是修过了头,明白吗?他把烦恼断掉了。打个比方,迦叶尊者现在在云南鸡足山入定,一入定时间过的很快,咱们几百万年在他那里可能就是一会儿,这也是一种功夫,但是时间这样很快过去了,他也做不了什么功德。弥勒菩萨是凡夫,现在上生天界做天主了,因为是凡夫,具足烦恼,经常还到世间来逛一逛,逛一圈就度无量众生啊!
所以在历史上好多弥勒菩萨化现到世间度众生的例子。咱们看到的那个大肚弥勒是谁?就是五代时候的契此和尚。他圆寂前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弥勒菩萨来度众生。你看,他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到世间来啊!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众生金手指破解版(斩断妄念的根)》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