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良照第一次把枪口对准自己人时,手抖得连扳机都扣不下去。
幸运飞艇全天计划 那是1942年冀南突围,他刚学会用中国话骂“八嘎”,却得替八路军断后。
子弹擦着头皮飞过,他脑子里闪过的不是天皇,而是东京家里那盏没熄的煤油灯——灯芯快烧完了,就像他之前那点“圣战”信仰。
谁也没想到,这个当年在俘虏营里拿头撞墙、宁死不降的“典型军国主义刺头”,后来会窝在山西土炕上,用半截铅笔头画漫画。
画纸是缴获的日文传单背面,主角全是自己人:矮个子军曹抢老百姓母鸡,结果一抬头,鸡窝里蹲着手榴弹;胖军官教士兵“武士道”,脚底板却踩着“撤退”俩字。
画完他嘿嘿笑,笑声像漏风的老风箱,笑完又哭,眼泪砸在纸上,把“大日本帝国”几个字晕成黑疙瘩。
这批“赤本漫画”最近才在东京旧书店露面。
纸张黄得发脆,可线条里的嘲讽还活蹦乱跳。 幸运飞艇官方开奖
学者说里头有浮世绘的味儿,其实更像秋山偷偷给战争扎的小人:把敌人画成滑稽的纸老虎,把自己人描成被线牵着的木偶。
最绝的是一套连环画,标题用中文写《回家》,讲一个日本兵踩着尸体堆成桥,桥那头是母亲挥手的剪影——最后一格空白,没画完,像秋山自己也拿不准,过了桥的人还能不能算“人”。
他闺女整理遗物时,从衣柜夹层掏出个油布包,里头是八路军时期的日记,夹着张没寄出的明信片。
正面画着中国娃娃拿稻穗逗蜻蜓,背面只写一行:山本秋(他后来改的名)欠中国一条命,还欠自己一个道歉。
字迹被水渍泡得发毛,八成是某年八月十五,他听见广播里天皇说“终战”,忽然想起1937年自己也在卢沟桥边上听过同样的声音,那时他以为战争是勋章,后来才懂,是烙在胸口拿不掉的疤。
跟秋山不一样,小林清干脆把家安在了天津。1950年他填入党申请表,国籍栏空着,最后写了个“中”。
单位给他分了三间平房,门口种棵石榴树,秋天果子裂口,像咧着嘴笑。
他教邻居孩子日语,第一课教的不是“你好”,是“对不起”。2023年儿子小林健二打开父亲抽屉,发现一本写了一半的回忆录,扉页粘着张老照片:年轻的八路军战士搂着他肩膀,俩人笑得缺牙,背景是歪歪斜斜的“中日人民团结起来”标语。
照片背面褪色的钢笔字:我花了五十年,才学会把“敌人”两个字从字典里抠掉。
现在天津社科院的小房间里,小林清用过的打字机键盘缺了“W”键——工作人员说,老爷子打“war”这个词时总故意敲错,打成“wa”,像把战争削掉一半。
展柜里还摆着本《日本士兵之友》复制品,翻到最后一页,有秋山画的彩蛋:两个日本兵隔着铁丝网猜拳,左边出“石头”,右边出“布”,旁边潦草的中文注解——石头砸不碎布,布包得住石头,输的人回家。
两个老头没再见过面。
秋山晚年常去东京反战资料馆,蹲在角落里看自己当年的画,有人凑近他就用中文嘟囔:“别信我画的,信你们自己看见的。
”小林清临终前把助听器调到最大,护士听见他最后一句清楚的话是中文:“石榴熟了,摘吧,不甜不要钱。
”
他们的故事没那么多传奇,不过是两个普通人把“对不起”活成了漫长的一生。
战争把他们撕成两半,一半留在故乡,一半丢在中国;他们用后半辈子把这两半缝起来,针脚歪歪扭扭,却足够让后来的人踩过去——踩过去时听见“咔嗒”一声,是历史打了个结,也是人心松了绑。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横扫日寇破解版(抗战时一日本兵用机枪横扫日军回国后被骂卖国贼)》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