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案例:翻花绳
【文】濮阳市市直幼儿园 吉普君
游戏价值
翻花绳是经典的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大班开展翻花绳的活动,能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在互相学习、合作翻绳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游戏过程
片段一:你会翻花绳吗?
一次美工区活动时,教师看到有的孩子边把绳子在手指上绕来绕去,边谈论着翻花绳的话题。
小朵:“你会翻花绳吗?”
瑶瑶:“什么是翻花绳?”
小朵:“就是在手指上变来变去,我也不会,但我姐姐会。”
果果 : “ 我和妈妈在家玩过翻花绳 , 可好玩了。 ”
教师也参与到孩子的谈话中:“我也会玩。”
小朵:“老师,你快变一下。”
教师接过绳子变了一个“降落伞”。孩子们惊叹道:“哇,老师真厉害!”紧接着,班级两位教师玩起了双人翻花绳的游戏。孩子们边看边说:“老师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真好玩。”“我也想玩。”
幼儿发展分析:
幼儿具有不同的游戏经验
幼儿关于翻花绳的交流反映出幼儿不同的经验:瑶瑶没有翻花绳的经验,不知道什么是翻花绳;小朵见过姐姐玩过,她对翻花绳有一定的印象;果果和妈妈玩过翻花绳游戏,她可能会玩双人翻花绳。
教师支持策略分析:
以支持性的态度、行为与幼儿互动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在“师幼互动”部分提出:教师保持积极乐观愉快的情绪状态,以亲切和蔼、支持性的态度和行为与幼儿互动,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案例中的教师关注并参与幼儿的谈话,一句“我也会玩”支持了幼儿的交流兴趣。教师还尊重、回应了幼儿“老师,你快变一下”的要求,展示了单人、双人 翻花绳的玩法,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游戏热情。
片段二:探索绳子打结的方法
小朵、果果等幼儿跑到美工区各自抽出一根绳子,小朵说:“玩翻花绳首先要打结。”果果说:“对,翻花绳需要变一个大线圈,线要接住,可我不会打结。”小朵眼睛一转又说:“可能是这样打结的。”
绳子交叉左手捏
食指关节弯曲推送
用力拉
小朵先把绳子的两头交叉,左手捏住交叉点,右手将绳子一头弯曲变个线圈,用左手压住线圈的绳头,用右手食指推送另一头绳子钻过线圈,两手手指握住绳子用力往两边,结果绳子脱落,没有成功。 小朵在座位上调整了一下身体,紧接着再次尝试同样的打结方法,最终也没有成功。这时小朵抿了一下小嘴望向教师,教师微笑着说:“图书区里有一本绳子打结的图书,你需要吗?” 小朵急忙跑去拿来 一本打结流程图图书。她先认真地看书,再拿起绳子对照图书上的步骤做了起来,但是没有成功。
幸运飞艇 她再次观察流程图:第一步,她把绳子一头弯成一个线圈(绳头朝下)。第二步将绳子另一头钻进线圈绕起来,这时教师说:“仔细观察一下,到底从哪里绕的呢?”小朵又凑近图书观察了一下,开始照做,另一头绳子从线圈的底部绕了一圈,又从线圈的上面钻下去。第三步两手用力拉绳子两头,打了一个结实的结。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小 朵兴奋地说:“老师,我打结成功啦!”这时同伴围观过来:“怎么打的,教教我吧!”小朵开心地说:“好。”小朵把打结的每一步骤都做得很慢,她一边做还一边讲解着。
后来,教师和小朵一起结合打结的步骤创编了一首儿歌:
变成一个小山洞,
来了一条小小蛇。
钻进洞里转一圈,
压住身体跑出来。
幼儿发展分析:
1.幼儿用绳子打结的活动锻炼了精细动作
小朵在用绳子打结的过程中,双手配合着完成了捏、穿、绕、拉绳子的动作,这些动作能有效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手眼协调的准确性,发展幼儿左右手活动的协同能力。如,小朵左手捏住绳子的交叉点,右手将绳子一头弯曲变成线圈,两只手同时做了不同的动作,需要左右脑配合完成手的协同活动。
2.幼儿在看图示学打结的过程中发展了空间知觉能力
幼儿根据图书上的打结步骤图练习打结的过程,需要将平面图示中线的空间方位、相互关系与变化,转化为立体空间中将绳子交叉、缠绕、收紧的动作,这一过程能帮助幼儿理解“二维”与“三维”的对应关系,建立空间方位感(如上、下、左、右、里、外)。
教师支持策略分析:
提供图书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打结的方法,但缺乏针对性
在小朵初次尝试打结失败后,用眼睛向教师求助,教师提示“图书区里有一本绳子打结的图书”,支持了幼儿通过看图自主学习打结的方法。
但是,当时教师没有敏锐地发现小朵的已有打结经验(两线交叉、钻线圈)和存在的问题(不知道绳头应该钻哪个线圈),导致小朵在看书后用一种新的方法打结,没有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新经验的建构。如果教师能发现幼儿打结技能的最近发展区,提供相应的图示,将会更好地支持幼儿在原有经验上持续探究,建立成就感。
片段三:学翻“降落伞”
果果说:“我会变‘降落伞’,是妈妈教我的。”小朵问:“你能教教我吗?”果果说:“那你跟我学吧。”果果把绳子线圈挂在左手的小拇指上和大拇指上,右手食指勾住左手手掌中间的绳子往下拉到底后松开手,再拉左手手掌上的绳子,拉到底,接着右手从下面穿过线圈向上挑起中间的绳子,同时右手食指和大拇指从左手小拇指和大拇指处向下翻掏出绳子。
小朵也照着样子做起来,但是小朵的绳子散开了,她笑着说:“怎么回事?我们再从头来一遍,你慢点。”于是,果果放慢了速度,小朵眼睛紧紧盯着果果的绳子,她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慢慢地从绳圈下面翻掏左手大拇指和小拇指上的绳子,小朵的绳子形状跟果果的一样了,小朵说:“哦,刚才我从这两条绳子上面掏过来的,所以松开了。”
小朵在最后一步拉绳时,绳子乱成了一团。果果发现后,就说:“你手指间搭的线乱了,每个手指间都要搭线。”果果又重新教了一遍,这次小朵在最后一步往手指上挂绳子的时候借助了桌面,把手指插在桌面上的线圈里,轻轻挑起绳子,用另一只手一拉,一个降落伞终于做成了。小朵开心地说:“我会变降落伞啦,成功啦!”果果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好棒!”小朵又独立练习,动作越来越熟练,不借助桌面也可以流畅地翻降落伞了。
幼儿发展分析 :
在观察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单人翻“降落伞”对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小朵在 向果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绳子散开、绳子乱成一团的问题,在面对问题时,两名幼儿能从容淡定地观察翻绳行为,分析、反思翻绳方法,找出失败的原因,提出 改进的动作要领,表现出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如,小朵第一次观察模仿果果翻掏左手大拇指、小拇指上的绳圈时,绳子散开了,她没有着急,而是笑着说:“怎么回事?我们再从头来一遍,你慢点。”果果放慢速度再次示范的时候,小朵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绳子散开的原因:“刚才我从这两条绳子上面掏过来的,所以松开了。”她调整掏绳子的方向后,顺利地翻出了跟果果一样的形状。经过细致观察,小朵发现了自己动作跟果果动作的细微差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小朵的绳子又乱成一团,果果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了绳子乱的原因,强调了“每个手指间都要搭线”的动作要领,并又示范了一次。再次观察后,小朵在模仿学习中创造性地借助于桌面完成了翻降落伞的最后一步。
遇到困难后,不轻易放弃,而是通过反复示范、观察找到原因,发现正确的翻绳方法,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如发现桌面对绳圈的支撑作用更方便手指钻绳圈),幼儿在学习翻降落伞的过程中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心理韧性。
片段四:两人合作翻花绳
区域活动时,小朵对秋秋说:“周末我和妈妈玩了翻花绳,很好玩,咱俩也玩吧。”说着就把绳子在手掌上绕来绕去,两手中指挑来挑去地翻出了“渔网”,秋秋望着翻出的图案不知所措,说:“我不会。”小朵说:“没事,用手指翻这里。”秋秋伸出手指随意勾住绳子,导致“渔网”散开,俩人一起笑起来。小朵再次变出了“渔网”说:“你像我这样撑住,用手指撑这里和这里。”一边说一边用下巴“指”向相应的位置。秋秋接过“渔网”,小朵边放慢速度翻绳边说:“你看,用两手大拇指和食指插在这里,轻轻向外翻,就变成‘面条啦’!” 秋秋笑着说:“真好玩!”小朵说:“我来撑绳你再试试!”秋秋说:“我不会呀。”小朵说:“没事,你试试呀。” 秋秋学着小朵刚才的动作翻绳,绳子差点脱落,小朵急忙说:“撑紧!”秋秋用力撑紧,成功翻出了“面条”的图案,小朵开心地鼓掌:“就是这样!你翻过来后马上撑紧绳。”
接下来,秋秋多次观察小朵的手部动作,模仿其用力方式和手指配合,两人逐渐找到节奏,能完成简单的“面条→渔网→面条”的交替翻绳。两人偶尔因动作不协调导致绳子散开,会一起笑着重新开始。随后小朵和秋秋配合翻出了“蜘蛛网”、“田地”等图案。
幼儿发展分析:
幼儿在双人翻花绳过程中发展了适应性协同合作能力
双人翻花绳需要幼儿两人合作完成。合作行为是指幼儿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与同伴相互配合与协调的行为过程。适应性协同合作是较高水平的合作行为,指合作双方具有了适应性相互反应,行为协调,体现出一定的序列性,语言交流明显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已经显示出初步的合作技能,能领会对方的意图,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去行动,做到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小朵和秋秋翻花绳时双方的动作按照翻绳的程序相互依赖、互为基础,如一人撑紧绳子另一人才能翻绳,一人翻出“面条”,另一人才能在“面条”的基础上翻出“渔网”。两名幼儿在合作翻绳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的动作越来越协调,语言也更具有指向目标的支持性、针对性,如“我来撑绳你再试试!”“就是这样!你翻过来后马上撑紧绳。”
幸运飞艇开奖结果 双人翻花绳是手碰手、头挨头的游戏,由亲密的合作动作产生的安全感、信任感又会进一步支持幼儿建立更和谐的合作关系。如小朵和秋秋偶尔因动作不协调导致绳子散开,但他俩没有相互指责,而是一起笑着重新开始,这种包容、和睦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发展适应性协同合作能力的心理基础。
后来,孩子们翻花绳游戏的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创造性地翻出一些新图案,并饶有兴趣地给新图案命名:“我这个是陷阱。”“这叫斗篷吧!看着像个斗篷。”玩着玩着他们又有了新的创意:“我想翻出蜻蜓。”“我想翻出蜘蛛网一样的。”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了翻绳图案,虽然有的图案翻不出来,但他们依然兴致盎然地探索着。
经历2000年时代变迁的翻花绳游戏之所以能够吸引着当代儿童乐此不疲,不仅因为一根简单线绳的神奇变化,更因为它对儿童精细动作、专注能力、合作意识的发展价值契合了他们的成长需要。
END
编辑|黄幸
审核|李臻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手机游戏解绳子攻略(大班民间游戏翻花绳)》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