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夏侯惇传游戏(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夏侯惇传)

三国志夏侯惇传游戏(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夏侯惇传)

admin 2025-10-10 资讯 4 次浏览 0个评论
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夏侯惇传

夏侯惇传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夏侯惇传

曹魏大将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县人,史载其是汉代开国功勋夏侯婴的后人。他十四岁时,拜师求学,有人侮辱他的老师太甚,夏侯惇一怒之下便杀了那人,因此以刚烈闻名。

自曹操举兵起事时,夏侯惇就常担任副将,随军征战。汉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起兵反董,行任奋武将军时,任命夏侯惇为司马,命其驻守白马。后来夏侯惇升为折冲校尉,兼任东郡太守。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征讨陶谦时,留夏侯惇守濮阳。原先和曹操交好的张邈叛曹,与陈宫欲迎吕布为兖州牧,曹操的家眷在鄄城,夏侯惇率轻兵前往救援,恰与吕布军相遇,双方交战。吕布撤退时,趁机攻入濮阳,偷袭了夏侯惇的辎重。而夏侯惇到达鄄城的同夜,与荀彧即诛杀了数十个谋叛的人,鄄城才得以稳定。

这时吕布又派将领假装投降,趁机劫持了夏侯惇,索要财物,夏侯惇军中震动恐慌。危急时刻,夏侯惇的部将韩浩率兵驻扎在夏侯惇营门外,召集军吏将领,命令各部按兵不动,各营才安定下来。韩浩斥责劫持者道:“尔等凶恶之徒,竟敢劫持大将军,还想活命吗?我奉命讨贼,岂能因一人而放过尔等!”他又流泪对夏侯惇说:“国法难违!”随即下令攻击劫持者。劫持者惊慌叩头,说:“我们只想求些财物就走!”韩浩厉声斥责,将这些人全部斩杀,夏侯惇得以脱险。

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夏侯惇传

幸运飞艇开奖直播 曹操听说此事,对韩浩说:“卿此举可为后世效法。”于是下令,今后再有劫持人质的,全力攻击,不必顾及人质。从此,劫持人质的事绝迹了。韩浩是河内人。沛国史涣与韩浩都以忠勇闻名。韩浩官至中护军,史涣官至中领军,皆掌管禁军,封列侯。

裴松之注引孙盛的说法:据《光武纪》记载,建武九年,盗贼劫持了当朝阴贵人的舅舅,官吏因不能拘捕盗贼,盗贼遂杀人。然而合击劫持者是古制。自安帝、顺帝以来,政教衰败,劫持人质者连王公都不避,而有司不能遵奉国法,韩浩才重新斩杀劫持者,因此曹操赞赏他。

裴松之注引《魏书》记载:韩浩字元嗣。汉末起兵,县近山林,多盗贼,韩浩聚集徒众为县藩卫。太守王匡任命他为从事,率兵在盟津抵御董卓。当时韩浩的舅舅杜阳任河阴令,董卓抓了他,让他招降韩浩,韩浩不从。袁术听说后赞赏他,任命他为骑都尉。夏侯惇听说他的名声,请他相见,大为惊奇,让他领兵随军征战。当时朝中讨论改革,韩浩认为应优先发展农业。曹操赞同,升他为护军。曹操欲讨伐柳城,领军史涣认为道远深入,非万全之策,欲与韩浩一同劝谏。韩浩道:“如今兵势强盛,威加四海,战胜攻取,无不如意,若不趁此时铲除天下之患,将成后忧。且曹公神武,决策无失,我与您为中军主将,不应挫伤众志。”于是随军攻破柳城,改任中护军,设长史、司马。随军讨伐张鲁,张鲁投降。有人提议韩浩智略足以安抚边疆,欲留他都督诸军,镇守汉中。曹操道:“我怎能没有护军?”便与他一同返回。他受信任如此。去世后,曹操哀悼他。韩浩无子,以养子韩荣继承爵位。史涣字公刘。年少时行侠仗义,有豪气。曹操起兵时,他以门客身份随从,任中军校尉,随军征战,常监督诸将,深受信任,后升任中领军。建安十四年去世。其子史静继承爵位。

曹操征讨徐州返回后,夏侯惇随军征讨吕布,战场上被流箭射中,伤了左眼。

其后夏侯惇又兼任陈留、济阴太守,加封建武将军,封为高安乡侯。当时大旱,蝗虫四起,夏侯惇便截断太寿水筑陂塘,亲自背土,率领将士劝种水稻,百姓因此受益。不久夏侯惇又调任河南尹。

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夏侯惇传

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夏侯惇传

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当时夏侯渊与夏侯惇同为将军,军中称夏侯惇为“盲夏侯”。夏侯惇厌恶此称呼,每次照镜都愤怒地将镜子摔在地上。)

曹操平定河北,夏侯惇担任大军的后卫。建安九年(公元204年),邺城攻破后,夏侯惇升为伏波将军,仍兼任河南尹,曹操允许他便宜行事,不受制度约束。

建安十二年,记录夏侯惇前后功绩,曹操增封其食邑一千八百户,加上之前的共二千五百户。

建安二十一年,随曹操征讨孙权返回后,曹操命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守居巢。曹操赐他乐伎名倡,下令说:“春秋时晋国卿魏绛因和戎之功,尚且受金石之乐,何况将军呢!”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在摩陂驻军,召夏侯惇常与他同乘一车,特别亲近器重。夏侯惇可以出入曹操卧室,诸将无人能比。后来被拜为前将军,督诸军返回寿春,移屯召陵。曹丕即王位后,拜夏侯惇为大将军,数月后即去世。

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夏侯惇传

裴松之注引《魏书》记载:当时诸将都受魏官号,唯独夏侯惇仍为汉官,他上疏自陈不应受不臣之礼。曹操说:“我听说太上师臣,其次友臣。臣者,贵德之人也,区区魏国,岂能委屈你为臣?”夏侯惇坚持请求,才拜为魏国前将军。

夏侯惇虽为军中大将,却仍亲自迎接老师授业。他性格清廉节俭,有余财便分施他人,不足则向官府借贷,不置办产业。

夏侯惇谥号忠侯。其子夏侯充继承爵位。曹丕追念夏侯惇的功绩,想让他的子孙都封侯,便分出夏侯惇的食邑一千户,赐夏侯惇的七子二孙皆为关内侯。夏侯惇的弟弟夏侯廉及儿子夏侯楙原本已封列侯。当初,曹操将女儿嫁给夏侯楙,即清河公主。夏侯楙历任侍中、尚书、安西镇东将军,持节。

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夏侯楙字子林,是夏侯惇的次子。曹丕年少时与夏侯楙亲近,即位后,任命他为安西将军、持节,接替夏侯渊都督关中。夏侯楙无军事才能,却喜好经营产业。至太和二年,曹叡西征,有人告发夏侯楙,遂召他回朝任尚书。夏侯楙在关中时,多养伎妾,公主因此与他失和。后来他的弟弟们不遵礼法,夏侯楙多次严厉责备,弟弟们害怕被治罪,便一起诬陷夏侯楙诽谤,让公主上奏,曹叡下诏逮捕夏侯楙。明帝本想杀他,询问长水校尉京兆人段默,段默认为:“这必是清河公主与夏侯楙不和,出于诬陷,希望不要追究。且伏波将军夏侯惇与先帝有定天下之功,应三思。”曹叡醒悟,说:“我也这么认为。”于是下诏追查为公主作表的人,果然是夏侯楙的弟弟夏侯臧、夏侯江诬陷。

夏侯充去世后,其子夏侯廙继承爵位。夏侯廙去世后,其子夏侯劭继承。

幸运飞艇开奖网 裴松之注引《晋阳秋》记载:晋泰始二年,高安乡侯夏侯佐去世,他是夏侯惇的孙子,爵位无人继承。晋武帝下诏说:“夏侯惇是魏国的元勋,功勋载于史册。昔日庭坚无人祭祀,尚且令人哀悼,何况朕受禅于魏,岂能忘记功臣!应选择夏侯惇的近亲夏侯劭封爵。”

传后记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夏侯惇传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夏侯惇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是作战勇猛却没有智谋的莽夫。其实,从陈寿的《三国志》来看,夏侯惇除了作战勇猛,更重要的是人品端重,不仅尊师重道而且清廉节俭(与曹洪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宗亲将领怎能不被曹操所喜爱?

夏侯惇在《三国志·诸夏侯曹传》中位列第一,这样排序充分说明了夏侯惇在曹操心中的位置。陈寿记载夏侯惇可以自由出入曹操卧室。我们知道同为宗族大将,曹仁拜见曹操还要过许褚这一关,许褚也不会随便放行,而夏侯惇可以。

根据陈寿记载,夏侯惇虽然随着曹操到处征战,但是战功不显。思之,大概一是因为曹营中军事能力在夏侯惇之上的将领实在太多,留给夏侯惇独当一面的机会不多;二是因为曹操太珍爱夏侯惇,加之前期眼部受伤,不忍让其冲锋陷阵,虽有军职但更多做些军屯工作。

曹操死后,曹丕封其为大将军,即使到了晋朝,晋武帝仍然对夏侯惇一族高看一眼。可见夏侯惇的好名声在当时还是让大家认可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三国志夏侯惇传游戏(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夏侯惇传)》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